国际金融危机以来,欧盟所有成员国经济都第一次实现了增长。从整体上看,欧盟经济复苏态势向好――就业回升、通胀适度,然而,从深层次看,欧盟特别是欧元区经济面临的结构性问题依然有待解决。
首先是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不统一。欧盟通过建立欧元区实现了共同货币政策,但征税、政府开支以及投资依然掌握在欧元区成员国政府手里。这一弱点在欧债危机中充分暴露。危机过后,市场压力减小,一些成员国对欧盟针对预算提出的整改意见采取“阳奉阴违”的策略。因此,法国总统马克龙提出下一个10年的欧元区改革计划,以推动欧元区向共同财政迈出实质性步伐。法德两国就此进行了多层级磋商,目前尚存巨大分歧,且面临与其他成员国协调的巨大压力。
其次是南北不同的经济理念。法德两国在经济政策上的不同,主要源自20世纪早期的经济传统。德国崇尚“秩序自由主义”,重点在于规则,并严格确保规则得到遵守。法国则立足于自由裁量和灵活。这一经济理念的差异导致了经济政策的执行力度和效果不一。欧盟推行紧缩政策是基于德国的经验,但这一政策对欧元区南部国家效果有限,结构改革进展缓慢。紧缩政策甚至成为导致这些国家民粹势力不断壮大的一个因素。
第三是东西经济差距。中东欧地区为欧盟经济复苏和增长做出了显著贡献,是欧洲的高增长地区。尽管如此,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依然低于欧盟的平均值,欧盟内部的东西差距依然存在。在这一背景下,欧盟内部有呼声要减少对中东欧地区的结构基金资助,把更多资金转向欧盟南部重债国家。这种想法显然无助于弥合东西部经济差距。如果欧盟再次爆发债务危机,继续让收入水平较低的国家救助收入水平较高的国家,这将加大欧盟内部的离心力。
此外,从近期来看,内外两个因素也给欧洲的经济增长带来不确定性。一是欧洲央行将要退出量宽。欧洲央行近期宣布将于12月底结束量宽,预计欧元区2019年夏季后会进入加息周期,这意味着留给欧元区成员国政府的经济政策空间不多了。二是美国的单边主义导致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增大。贸易,这一拉动欧盟经济增长的主要发动机面临“撞击”。
纵观欧洲一体化的发展历程,每一步的深入推进都给欧洲的经济增长带来了额外的红利。虽然欧洲近期会受到难民问题、民粹主义和贸易争端的干扰,但如果欧洲能够在一体化进程上再迈出一些坚实的步伐,无疑将会为欧洲的经济复苏赢得额外的政策空间。
(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)
《 人民日报 》( 2018年07月19日 22 版)
央企纷纷回应审计报告:高度重视 积极整改 人民网北京6月21日(记者 李楠桦)昨日,审计署公布对35户中央企业2016年度财务收支等情况审计结果公告,部分央企随即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在官网发布整改情况。 审计署企业审计司主要负责人介绍,2017年5月至6月,审计署对35户中央企业…【详细】
韩长赋:设立“中国农民丰收节” 给农民一个专属节日 人民网北京6月21日电 (记者蒋琪)近日,经党中央批准、国务院批复,自2018年起,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“中国农民丰收节”。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表示,“中国农民丰收节”是亿万农民庆祝丰收、享受丰收的节日,也是五谷丰登、国泰民安的生动体现。设…【详细】
7月1日起中国移动取消国内流量“漫游”费 人民网北京6月22日电 (朱江)记者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中国移动”)获悉,今日上午,中国移动发布关于取消流量“漫游”费的公告,公告显示,自2018年7月1日起,中国移动取消流量“漫游”费,新老用户省内流量升级为国内流量(不…【详细】